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永乐大帝我姐夫!苟苟苟出发咯! > 第110章 要不修个书?

第110章 要不修个书?

听完徐辉祖的话,一旁的朱高煦沉默了。

是啊!

当初还在北平时,父亲还是燕王的时候,他们俩是多好的兄弟啊!

自从父亲坐上了那个位置,一切都变了。

甚至他都不记得上一次去找大哥是什么时候了。

可是他的心底又何其不甘。

在他看来那个位置为何不能他坐?

只是今天听完舅舅的话才发现,原来事情还有另一种解决方法。

自己完全不必将眼光死死盯在大明这一亩三分地上,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外面重新打下一片疆土。

想到这里,他又转头看向一旁的徐辉祖开口道:

“那我该怎么做呢?”

而徐辉祖则是摇了摇头。

“此事急不得,如今的大明还需要发展,还需要安稳。

不过大明水师早晚是要创建的,到时候你可请命带领一支水师,远赴重洋,征战天下,至于最后能得到多少,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看着自家舅舅那语重心长的模样,朱高煦也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突然,他感觉有点不对劲儿只见他连忙转头看向自家舅舅开口道:

“舅舅!您跟我讲了这么多,你这不还是支持大哥嘛!大哥在家继承家业,我就得出门自己创业,这有些不公平啊!”

听到朱高煦的话,徐辉祖都惊了。

卧槽!!!

自家这二憨憨居然长脑子了,不好骗了!

但是徐辉祖是什么人啊,即便是被戳穿了也照样面不改色。

只见他一脸淡定的干咳一声开口道:

“咳咳!怎么会呢?我主要是觉得你大哥他不太行,就他那样儿的,你让他出去开疆拓土他能行嘛!

也只有你才能做到了吧,至少在开疆拓土这一块你大哥是远不如你的,都说外甥像舅舅,你娘的三个孩子里,就你是最想我的,这一点舅舅我深信不疑!”

听到自家舅舅苦口婆心的话,朱高煦当即便忍不住眼框发红,他感觉自家舅舅才是那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而对面的徐辉祖见到朱高煦这般模样,也是忍不住心中松了一口气。

当然了,他刚才说的这些事情也不全是忽悠,他是真的有过让朱高煦打出去的想法。

毕竟自家窝里斗消耗内部力量,还不如打出去开疆拓土,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好到其他地区的发展远不如大明,大明完全可以趁此机会掠夺世界的财富。

只是如今大明的内部条件还不允许,商税改革才刚刚开始,水师还没有开始创建,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锁碎之事没有得到处理。

不过这些事情就交给朱棣和朱高炽吧,毕竟他们才是大明帝国的掌权者,而他徐辉祖也不过就是在旁边提提意见。

最终徐辉祖在朱高煦的欢送下离开了汉王府。

老和尚的嘱托总算是完成了。

而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朱棣则是难受坏了。

商税一下子收入这么多钱,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放在国库里,在他的概念里实在是太浪费了,毕竟银子不就是用来花的吗,你一直放在国库里跟石头有什么区别?

不得不说,朱棣的思想还是很超前的。

若是让徐辉祖知道他的想法,恐怕徐辉祖也会非常的惊讶。

是这么个道理啊,只有流动起来的钱才叫钱嘛!

奉天殿!

朱棣看着下方的内阁成员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要不修个书?”

朱棣话音刚落,下方的朱高炽和那个众人一时间也是面面相觑,他们不太明白朱棣说的修书指的是什么?

只见朱高炽一脸疑惑的看向朱棣拱了拱手。

“父皇!不知您想修一部什么样的书?”

见自家好大儿询问,朱棣则是沉思片刻,而后大手一挥开口道:

“既然要修书,自然要修一本古今第一奇书,集华夏千年智慧于一身,函盖千家百业,将古今典籍全部收录其中编篡成册。”

朱棣的话令得在场之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就连他们也无法想象,要将一部书修到这种程度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若是真将这本书修成了,这本书成册之日得是多么宏大的规模?

就连一旁的朱高炽也被自家父皇的画震惊的久久无语,而后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朱棣开口道:

“父皇,若是想修这样一部书,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之巨恐怕不是一年的商税能够摆平的。”

听到自家好大儿的担忧,朱棣则是微微一笑而后摇了摇头开口道:

“这一点朕自然是想到了,不过无事,商税以后每年都有,只需抽掉其中一部分用来修书即可。

除此之外,永乐大典修成部分也可以刊印成册向外售卖,毕竟书不就是用来给人看的嘛!咱们修成这部书也不能扫榻自珍。

我们可以挑选其中几册出来,而后刊印售卖,想必愿意购买的人不在少数。”

朱高炽闻言也是认可的点了点头,但是嘴角还是忍不住的抽动。

神踏马的永乐大典,书还没修呢,您老名字都想好了?

不过自家父皇确实说的有道理,皇家出品,往往让商贾趋之若务。

而几册刊印出来的永乐大典,更是瑰宝般的存在,即便价格昂贵那些商人照样趋之若务。

还有那些文官勋贵,永乐大典古今第一奇书的名头,也足以让他们动起收藏一套的心思。

如此一来也算是变相的回血,而且永乐大典也流落民间也不算是坏事,毕竟正如父皇所说书修出来不就是给人看的吗?

若只是将永乐大典封藏在皇宫之中,那又何必去修这套书呢?

不得不说,徐辉祖对朱棣和朱高炽父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原本历史上的朱棣可完全没有公开永乐大典的想法,这也为后来永乐大典的遗失埋下了伏笔。

然而,次日朝会。

当朱棣提出修永乐大典的时候,却遭到了户部尚书夏元吉的强烈反对。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