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冰冷的、略带电子合成感,却又与他精神频率隐隐共鸣的意念,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
但这仅仅是初步激活。
根据《机械改造初解》中关于高阶内核应用的晦涩记载,林刻知道,要让这智能内核真正与自身星灵轨途水乳交融,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必须完成最关键——融点。
无论是基因融合者将血脉精华凝于一点,还是科技生物将异种意识收归己用,不同道路的超凡者,都是完成某种形式的“融合”,将外物或异力化为自身基石。
而对机械改造者而言,“融点”,便是将这初生的智能内核或者机械设备,与自身星灵轨途的“灵点”彻底融合。
智能内核融合能使其晋升为星轨网络内兼具能量汇聚与信息处理功能的“算力内核”。
这不再是简单的装备辅助,而是将机械造物化为自身星灵之力的融合蜕变!
此过程十分繁杂,不过林刻有前世经验,自然有把握。
他摒息凝神,将身心状态调整至前所未有的巅峰。
意识沉入体内,那由璀灿星尘与光芒脉络构成的星灵轨途在体内上展开。
而位于胸腔正中、靠近人体星灵之力内核局域的一个灵点,正在闪铄。
“就是这里了。”
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那初步激活的智能内核。
只见那原本暗哑的金属方块仿佛被无形的灵能丝线牵引,缓缓悬浮而起,表面幽蓝色的流光以前所未有的频率激烈脉动,如同心脏骤起搏动。
紧接着,内核的物理形态开始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它不再维持僵硬的方块结构,而是如同被高温熔化的液态金属般流动,最终凝聚成了一颗龙眼大小,表面不断流淌着细微数据光晕的银色金属球体。
“融!”
林刻于心中发出一声低喝,以全部精神力驱动这颗蕴含着初生ai意识的金属球,化作一道凝练的银色流光,如同归巢之鸟,精准无比地撞向胸腔那个选定的灵点!
“嗡!”
刹那间,脑海中仿佛有洪钟大吕轰然震鸣!
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剧烈冲击感席卷全身。
林刻紧守心神,全力运转星灵轨途,引导着自身温润而磅礴的星灵之力,如同浩瀚温暖的潮水,
一遍遍冲刷、包裹、渗透、融合着那颗试图扎根的银色金属球。
抵抗、排斥、适应、接纳……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形式在灵点内激烈碰撞,又在他的意志与能量调和下,艰难地走向共生与同化。
不知过了多久,那令人心悸的震荡感终于渐渐平息。
林刻内视己身,只见那个位于胸腔的灵点已然模样大变。
它不再是单纯由能量构成的光点,而是化作了一个微型的、正在缓缓自转的银色星璇!
星璇的内核深处,正是那颗金属球的虚影,无数细密如星沙的数据流光环绕其旋转,形成瑰丽的能量星带,与整个星灵轨途的能量循环完美衔接,浑然一体。
【融合完成……逻辑内核与生物星灵内核同步率100……星灵轨途接入协议确认……权限绑定……】
一个更加清淅、灵动,甚至隐隐带上了一丝他本身精神特质的意念传来,不再是冰冷的电子合成音,更象是一个与他心意相通、忠诚无比的思维延伸。
成了!
完成融点,这颗智能内核也真正蜕变,成为了他星灵轨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可以随着他修为境界提升而不断进化、成长的“星灵算力内核”!
从现在起,他林刻,正式踏上了机械改造超凡之路的——机械师!
一个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意识雏形,在他的感知中悄然诞生。
它如同初生的婴儿,纯净而空白,但其底层内核算法已与他的星灵彻底绑定,具备了最基础的逻辑响应能力,以及一丝可以随着他实力提升和资源投入而无限成长的“算力”潜力。
感受着脑海中那与自身完美融合、如臂指使的星灵智能,以及体内那因为成功融点而变得更加稳固,甚至隐隐扩宽了几分的星灵轨途,林刻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振奋之色。
但这,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拥有了理论指导和内核ai,下一步就是疯狂的实践和海量资源的堆砌。
而获取资源最快的方式,无疑是提升在军队体系内的地位与权限。
“是时候了。”
林刻眼中精光一闪,直接通过个人终端,向营部人事部门提交了“军官资格审核申请”。
根据联盟铁律,士兵在二十岁前成功踏入星尘期,便自动获得军官少尉提干资格,只需经过基本的形式审核与正式任命。
几乎在他提交申请的瞬间,远在哨站内核局域的营部,相关人员的终端上就跳出了高亮提示。
一个列兵,在进入77哨站短短数月内,不仅屡次在任务中表现突出,更是在十八岁半的年纪就成功凝聚星尘,这份天赋与效率,足以引起任何指挥层的重视。
申请提交后,林刻并未枯坐等待结果,深知,即便资格硬性达标,最终能否获得实权职位,以及何种职位,还要看上层的统筹安排和个人所展现出的潜在价值。
他再次沉浸到对《机械改造初解》的深度研究中,将重点放在了“机械外附”大类下的单兵作战装甲系统。
结合“星灵算力内核”的辅助推演能力,以及前世记忆碎片中关于未来装备发展的一些零星信息,他开始在脑海中疯狂构思属于自己的第一套外附装甲雏形。
这不应是笨重迟缓的重型堡垒,而是一套侧重于极致机动性、可靠防御力以及高效能量传导的轻型或中型作战甲。
而且必须能最大化发挥他强大的格斗技巧与巴山术式催发的爆发力,并为后续加载更多武器模块预留出足够的升级空间与接口。
星灵算力内核忠实地响应着他的构思,开始以远超人类的速度,飞速计算着数以万计的材料搭配方案、能量回路优化路径与结构应力分布。
同时,他也开始利用新提升的权限等级,悄然查阅77哨站更详细的组织架构图与权力脉络。
77哨站,最高指挥权掌握在营长赵山河中校与教导员韦德手中。
其下是包括周木棉在内的数码副营长,分别掌管作战、训练、后勤等要害部门。
再往下,则是各连队的连长、指导员等基层军官。
整个军官体系与庞大的士官、士兵体系共同支撑起这座边境军事堡垒的运转。
成为少尉,意味着他将彻底脱离最底层士兵的行列,更高的物资配给与贡献点额度,以及接触更内核机密任务与信息的门票。
其渠道和数量都远非士兵时期可以想象。
虽然林刻并非毕业于正统的军队院校,属于实战提干,但这并不防碍他未来通过部队内部的各种高级培训、远程教育体系来进一步深造。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下,知识的获取方式早已多元化。
当设置的闭关期限结束时,林刻感觉自己对机械改造的基础理论掌握已足够扎实,是时候进行一些初步的实践来验证想法了。
他没有急于申请实体的珍稀金属材料,毕竟那需要巨额贡献点且目标显眼,而是提交了使用基地高级仿真舱的申请。
争取要在那虚拟的真实中,进行首次机械外附装甲基础操控仿真后,挑选一套合适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