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时代影业的制片部‘二把手’,钟元光此时正坐在办公室里,心情显得忐忑。
在他入职制片部的快两年时间,他因为推‘杰克成’而成为制片部的笑话,话虽如此,但他毕竟代表着陈氏家族。
但这一次不一样,杰克成已经拍摄完《蛇形刁手》,并且即将在2月底上映;这部电影的背后,是陈梦怡小姐在推动,如果不成功,这无疑是破坏陈爵士的‘接班人计划’。
当然,钟元光这一次也不是没有自信,毕竟《蛇形刁手》的杰克成,不再是‘李小龙的接班人’,而是找到自己的一条路。
“咚咚”
“进来”
进来的正是杰克成,此时他躬敬的说道:“干爹,你找我?”
钟元光之所以认杰克成做干儿子,因为这背后是陈爵士介绍给他认识的,他相信陈爵士的眼光。
他将《醉拳》的剧本递给杰克成,说道:“杰克,这是你的下一部电影,而且这一次我们依旧会全力支持你!”
“干爹”杰克成感动起来。
添加时代影业以来,干爹已经支持他拍摄四部电影,前面三部已经扑街,第四部《蛇形刁手》正在宣传上映。
没想到,干爹对他的支持一如既往。
“这两次的剧本不同,你肯定能成功的。所以你只管安心拍戏,其他都不要多想!”
“是,干爹!”
钟元光这时候突然说道:“对了,这一次陈小姐会担任制片,你给我小心点。”
杰克成脑袋一缩,笑道:“别说陈小姐担任制片,就是谁担任制片,我也得小心点。”
钟元光点点头,这倒是实话,只不过他故意说陈梦怡将担任制片,也不过是提前透透风声。此时时代影业的不少人都知道,陈爵士的女儿已经是三年三个部门,这就是明摆着朝着接班人的方向发展。
在大家看来,可能是陈氏家族有意收回时代影业的管理权,这样无疑是让庄爵士、邹文怀等人有些忐忑。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陈氏家族收回时代影业也是合情合理,创始人本就是陈爵士,其次大股东也一直是平安投资。
此时,邹文怀、何冠昌、梁凤也在一家茶餐厅聚会。
期间何冠昌说道:“文怀,钟士元为了推杰克成,这次动用了很多资源,去宣传《蛇形刁手》,他看来是非要推出一个票房明星不可啊!只是资源就这样浪费,我有些意见!”
邹文怀露出沉思的表情,稍后说道:“钟士元代表着陈氏,这个我想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只有支持,毕竟我们只是打工仔。”
何冠昌和梁凤顿时表情凝重,他们已经想到一种可能。
梁凤直接说道:“看样子,陈爵士是打算扶持女儿尚未,陈梦怡小姐已经是三年三个部门的历练。照这样下去,那我们会不会?”
会不会大权旁落。
邹文怀如今是时代影业的行政总裁兼总经理,可谓大权在握。虽然理论上头上还有个董事局主席庄铸九,但目前庄铸九重心放在tvb工作上,那邹文怀在时代影业可以说实打实的一把手。
与此同时,邹文怀的伙伴何冠昌是制片部主任,梁凤也担任公司高层,可谓形成一个‘职业管理人团队’
虽然一直以来,他们也知道时代影业的地产业务,由一股势力把控着,这股势力似乎就是‘陈氏家族’,但倒也相安无事。
但自从这两年来,钟士元调任制片部副主任,以及去年陈梦怡也调到制片部,这显然是陈氏家族在布局。
邹文怀思考一下后,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打工仔。陈氏如果收回管理大权,那也是势不可挡,公司60股权在陈氏手中。不过我觉得,我们的薪水酬劳优越、时代影业无懈可击,所以有些年头还是不要多想的好!”
如今的香港电影,基本被两大集团拢断,一些独立电影公司只能依附在两家企业之下;所以让邹文怀抛弃现在的地位和酬薪,去成立独立电影公司,他是绝对舍不得的。
何冠昌点点头,说道:“我倒是也没有多想。只是钟元光的咄咄逼人,多少有些让人不舒服!”
邹文怀说道:“我在一天,你就是制片部负责人,所以大可不必忧虑。还有这次的《蛇形刁手》有些不一样,可能会有不错的成绩。另外,陈梦怡小姐将担任杰克成下一部电影的制片,你要多多支持她的工作,她能力是很不错的。”
“好,我明白了!”
2月 21日,星期六深夜。
旺角街头灯火通明,小摊小贩们推着车陆续出摊,糖炒栗子的香气、鱼蛋的鲜味混着晚风飘散开,最热闹的要数街角那家甘蔗摊——几十个穿着茄克、牛仔裤的年轻人围在摊前,正是香港电影圈有名的“咬蔗帮”。他们一边用牙啃着清甜的甘蔗,一边叼着烟闲聊,话题自然绕不开今晚时代院线的重头戏:《蛇形刁手》午夜场。
“听说又是那个‘李小龙接班人’演的?前几部烂得没法看,今晚别又浪费电影票钱啊!”一个染着黄发的年轻人吐掉甘蔗渣,语气带着调侃。
“不好说,我听影院伙计说,这次风格不一样,走诙谐路线的。”另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推了推镜框,手里还攥着刚买的电影票,“反正午夜场便宜,看看也无妨。”
一群人说说笑笑,叼着没啃完的甘蔗,朝着时代院线旗下的旺角戏院走去——他们不知道,自己这场“随意的观看”,即将见证一部功夫片的逆袭。
此时戏院后排,袁和平和杰克成正缩在座位里,刻意压低了帽檐。袁和平穿着朴素的夹克,手心全是汗——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执导电影,虽有吴思远从旁指导,可面对满场观众,还是忍不住紧张。
他偷偷瞥了眼身边的杰克成,对方握着爆米花的手紧得指节发白,嘴唇抿成一条线——连续3部电影扑街,从“李小龙接班人”沦为圈里的笑话,今晚的午夜场,几乎是他最后的机会。
所谓午夜场,本就是电影上映前的“试金石”——若是观众反应糟糕,剧组还有时间重新剪辑、甚至补拍;可一旦连午夜场都撑不住,这部戏基本就宣告失败。随着灯光暗下,银幕亮起,两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影片开头,杰克成饰演的“简福”穿着粗布短打,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出场,不是传统功夫片里威风凛凛的侠客,反倒是个爱偷懒、爱耍小聪明的市井小子。当他被师父罚站,偷偷对着柱子做鬼脸时,台下传来第一阵笑声;等到他跟对手过招,不用硬邦邦的招式,反而用“猴子偷桃”“脚底抹油”的诙谐动作化解危机时,全场笑声彻底炸开,连前排的“咬蔗帮”都忘了啃甘蔗,拍着大腿笑个不停。
没有沉闷的哲理台词,没有刻意模仿李小龙的嘶吼,只有硬桥硬马的功夫配上接地气的喜剧桥段——简福被反派打得鼻青脸肿,却还嘴硬“我故意让你的”;躲在柴房练拳,不小心打翻油桶,弄得满身油污像只小花猫……每一个场景都戳中观众的笑点,却又不失功夫片的爽感。
后排的袁和平渐渐松开了攥紧的拳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能清淅地听到,观众的笑声里没有嘲讽,只有纯粹的开心;偶尔有几句议论,也全是“这功夫耍得有意思”“比以前的功夫片好看多了”。
他偷偷看杰克成,对方眼里闪着光,正跟着观众的笑声轻轻点头,之前的紧绷感荡然无存。
当影片结尾,简福凭借“蛇形刁手”打败反派,银幕上出现“完”字时,全场突然安静了几秒——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有人吹起了口哨,还有人喊着“再来一遍”。
“咬蔗帮”的年轻人更是站起来鼓掌,黄发男生冲着银幕大喊:“杰克成!这次终于象样了!”
袁和平和杰克成趁着掌声,悄悄从侧门溜出戏院。站在旺角的街头,晚风吹在脸上,两人相视一笑,眼框都有些发红。
“成了……我们真的成了!”袁和平声音带着颤斗,第一次当导演就收获这样的反响,所有的压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杰克成用力点头,说不出话来——从被质疑“扶不起”,到今晚满场的笑声与掌声,他终于摆脱了“李小龙接班人”的枷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诙谐功夫”之路。他抬头望着戏院亮着的灯牌,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明天,再也不会有人嘲笑他了。
就在《蛇形刁手》席卷香港影坛的同时,港府大会场,一场关乎地产市场走向的官地拍卖会正紧张进行。
1975年的香港地产,还只是“略微恢复”,全年拍出的 37万平方尺地皮中,多是工业用地,政府总收入仅 6000万港元出头,平均每平方尺不到 200港元;
而 1976年一开年,市场就显露出不一样的迹象,今天官地拍卖会前几幅住宅用地的成交价,已达到每平方尺 400至 500港元,不少地产商直言:“香港地产,真的回暖了。”
拍卖会现场座无虚席,香港各大地产商的掌舵人或代表都已到场:长实集团的陆孝清(长实地产负责人)、信和地产的黄廷芳父子、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的郭德胜、恒基地产的李兆基……每个人的目光都紧盯着主席台上的拍卖师,尤其是当“尖东商业地皮”的信息被报出时,现场的气氛瞬间集中起来。!”拍卖师的声音落下,现场顿时响起一阵小声议论。
尖东,这个 1970年代才通过填海形成的局域,总面积约 170万平方尺,此时还是一片滩涂——没有商铺,没有住宅,甚至连象样的道路都没几条。
拍下这幅地皮,意味着要“从零开始”,不仅前期投入大,还要承担“建成后商业依旧冷清”的风险。
不少地产商皱起眉头,心里盘算着:“6000万起拍价,是不是太高了?”
信和地产的黄廷芳父子却眼神发亮。作为东南亚财团来港发展的代表,他们一直看好香港土地的稀缺性——尖东虽然现在冷清,但随着香港城市向东扩展,迟早会成为新的商业中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判断现场竞争不会太激烈,或许能“捡漏”拿下这幅地皮。
“6100万!”黄志祥(黄廷芳之子)率先举牌,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6200万!”陆孝清毫不尤豫地跟价,脸上看不出丝毫尤豫。
他接到的陈文杰的指令很明确:“拿下这幅地皮,这是长实布局尖东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竞价,成了长实与信和的“双人对弈”:
“6500万!”黄志祥咬了咬牙,试图用加价幅度逼退对手。
“6600万!”陆孝清依旧沉稳,举牌的速度没有丝毫放慢。
现场的地产商和媒体记者都屏住了呼吸——按照香港地产的规律,若“地王””信号
随着价格一步步逼近 8400万,现场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8000万!”陆孝清的声音清淅有力,这个价格已经比底价高出 33,距离“回暖线”仅差 400万。
黄志祥看向父亲黄廷芳,眼神里满是询问。黄廷芳轻轻摇头——他心里有自己的算盘:尖东还有二三十幅地皮待拍,若现在把价格炒太高,后续再想低价拿地就难了。更何况,长实作为香港地产巨无霸,资金实力远胜信和,硬拼下去只会得不偿失。
“8020万!”
黄志祥最后尝试叫价几次。
“8500万!”
陆孝清直接加价 20万,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黄廷芳彻底放弃,对着儿子摇了摇头。
拍卖师连续三次喊价:“8500万第一次!8500万第二次!8500万第三次!成交!”
锤子落下的瞬间,现场爆发出一阵掌声——8500万港元,比底价高出 417,远超“回暖线”!这意味着,香港地产正式告别低迷,迈入新的增长周期。
散场时,不少地产商围上来向陆孝清道贺,有人好奇地问:“陆生,长实为什么这么看好尖东?现在那里还是一片滩涂啊!”
陆孝清笑着回应:“是啊,我们创建起来商业,大家不久好来投资了嘛!”
众人笑了起来,陆孝清的意思是,长实集团可以先来投资,大家觉得好,后面再来投资好啦。
这样既有长实的霸气,也有和各位地产同仁‘和睦相处’的意思。
回到长实,陈文杰得知8500万的价格拿下,心情很不错。
“接下来,我们只需等旁边的地段拍卖,再一起综合规划即可!”
陆孝清说道:“港府下一次未必会拍卖旁边的地盘,可能拍其他地盘,以达到炒高尖东的地皮目的。”
“无妨,我们长实有的是耐心,也有实力。”
陆孝清点点头,不知不觉,陈氏第二代已经越加稳固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