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291 章 阴铁市的躁动

第 291 章 阴铁市的躁动

京城部委干部处领导“私访”的消息,在阴铁市政坛高层圈子里不脛而走,扰动著不少人的心绪。

对於那些自詡资歷深厚、在副厅级岗位上蹉跎多年,总觉得“也该轮到自己”的领导干部而言,这消息不啻於一剂强心针,让所有人心思蠢动。

市委副书记马国民的办公室內,烟雾繚绕。

他今年五十三岁,在副厅岗位上已经待了快十年,两鬢已然斑白。

此刻,他正背著手在铺著厚地毯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皮鞋落地无声,眉头却锁成了一个川字。

桌上的菸灰缸里已经堆了好几个菸头。他再一次拿起手机,翻到一个存储在“老乾局王处”名下的號码,拇指悬在拨號键上,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重重地嘆了口气,將手机扔回桌上。

他知道,这种打听必须极其隱秘,不能留下任何痕跡,但內心的焦灼却如同蚂蚁啃噬。

这次的机会,他感觉像是驶向彼岸的最后一班渡轮,错过了,可能就真的要靠岸歇息了。

与此同时,在市政府大楼的另一间宽敞办公室里,副市长武建国正对著手机低声细语。

他联繫的是本地一位颇有能量的房地產老板,对方在省城人脉颇广。

“张总啊,是我,老武。有个小事想麻烦你留意一下对,就是听说最近有上面的领导下来走走看看,也不知道住在哪个宾馆?

喜好些什么?哎,对对,就是隨便问问,方便的话,帮我留意留意,回头一起喝茶。”

掛了电话,武建国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精美的锦盒,里面是一套价值不菲的紫砂茶具。

他轻轻摩挲著光滑的壶身,眼神闪烁,心里盘算著该如何“自然”地送出去,又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心意”。

组织部长王海峰则显得更为“专业”和隱蔽。

他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著全市处级以上干部的简要信息。

他利用分管干部信息的便利,仔细交叉比对近期的各种人事传闻、调研动向,甚至让信得过的下属留意近期是否有不寻常的考察活动报备。

他相信,只要方向抓得准,总能找到蛛丝马跡。

他还特意给几个核心区的区委书记发了加密信息,措辞谨慎地提醒他们“近期多关注辖区內的动態,特別是有关改革发展的重要调研活动,及时匯报”。

一时间,阴铁市的几位核心领导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然而,奇怪的是,那位“京城领导”的行踪却如同鬼魅,飘忽不定。

今天,马国民从一个在省高速交警系统的老部下那里得到模糊消息,说疑似看到过符合描述的车队在某个服务区短暂停留;

武建国联繫的老板信誓旦旦地说,朋友的朋友在省城一家极其私密的茶馆,见过几位气度不凡、说著標准京片子的陌生人在那里品茗。

消息来源五八门,內容真偽难辨,线索时而清晰时而中断,这种不確定性,反而更添神秘色彩,也愈发撩拨著那些渴望进步的心。

更微妙的是,这些暗中使劲的领导之间,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在市委常委会上,大家依旧正襟危坐,围绕著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议题热烈討论,言辞恳切,態度积极,绝口不提那件彼此心知肚明的事。

但散会后,各自回到办公室,关起门来,电话、简讯、私人会面便活跃起来。

每个人都拼命想多获取一点信息,同时又像守护绝世珍宝一样,严防死守著自己那点来之不易的“独家情报”,绝不与他人分享。

一种既竞爭又戒备的诡异氛围,在几位领导之间无声地瀰漫开来。

会议室里的谈笑风生,与私下里的暗流涌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处於这场风暴眼中心的李毅飞,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平静。

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不是在下乡调研乡村振兴示范点的產业情况,就是在主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题会议,或者埋头在文件堆里,仔细审阅著各局委上报的年终总结和新一年计划。

李毅飞甚至还抽空去了一趟市福利院,看望那里的老人和孩子,画面温馨而自然。

李毅飞的这种“不作为”,起初让马国民、武建国等人有些意外,甚至暗自警惕。

马国民在一次家庭晚餐时,就对妻子嘀咕:“这个李毅飞,淡定的有点过分了,他不会是早就搭上线了,在这儿跟咱们演戏吧?”

武建国也通过自己的渠道侧面了解过,確认李毅飞身边最亲近的周健斌、赵伟等人,近期確实没有任何异常动向,既没有频繁往返省城,也没有突然联繫什么陌生的“上层关係”。

连续观察了几天,几位暗中活动的领导心里,不由得暗暗鬆了口气,甚至生出了一丝庆幸和窃喜。

在一次小范围的书记办公会后,眾人起身离开,马国民借著收拾笔记本的机会,看似隨意地挪到武建国身边,压低声音,带著几分调侃道:“建国市长,看来咱们的李书记,是打定主意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这份定力,真是后生可畏啊。” 他话里带著讚许,眼底却藏著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鬆。

武建国闻言,嘴角扯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一边整理著西装扣子,一边回应:“是啊,年轻人有理想,有原则是好事。

脚踏实地,不跑不送,精神可嘉。不过嘛”他话锋微妙一转,“这有时候啊,机会就像兔子,蹦到你面前也就一剎那,该伸手的时候,也不能太清高嘛。”

他心里想的却是,李毅飞不参与最好,他那份力挽狂澜的防疫功劳实在太硬,光环太盛,他要是也下场来爭,其他人恐怕连表现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他主动“放弃”,岂不是给其他人留出了宝贵的空间和机会?

王海峰在一旁默默听著,没有搭话,只是扶了扶眼镜,眼神在镜片后闪烁了一下,显然也是同样的想法。

他们都觉得,李毅飞或许是年轻气盛,篤信能力至上;

或许是过於爱惜羽毛,不愿沾染这些“俗务”。

总之,他的“缺席”,让这场原本因为他的存在而显得希望渺茫的竞爭,似乎又重新变得有了一丝悬念和可能。

这种心態,如同催化剂一般,促使他们更加卖力地四处活动。

马国民甚至通过七拐八弯的关係,弄到了一个据说是“领导秘书”的备用手机號,虽然每次打过去都处於无法接通或关机状態,但他依然鍥而不捨地尝试。

武建国则更加大方地许下承诺,只要哪位老板能帮忙牵上线,后续的项目合作“一切都好说”。

然而,在这片看似热烈的“寻访”热潮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却如同隱藏在华丽锦袍下的虱子,偶尔会让人感到一丝不適。

比如,那位“领导”或其“身边人”的联繫方式似乎总在变来变去,难以固定;

那些拍著胸脯保证能安排见面的中间人,往往在具体时间地点上语焉不详,或者承诺的“安排见面”总因为领导“临时有要事”、“行程有变”等种种听起来合情合理的藉口而推迟、取消。

再比如,偶尔传来的一些关於“领导”喜好和关注重点的所谓“內部消息”,仔细推敲起来,似乎过於投其所好,甚至有些刻意迎合打听者自身优势的嫌疑,显得不那么真实。

这天晚上,李毅飞在办公室加班,审阅基层治理案例的材料。

秘书给他换了一杯新茶,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说道:“书记,今天综合科的小王无意中听到姚书记的秘书在走廊打电话,语气挺客气,好像是在確认什么行程,提到了『明天下午湖边茶舍』什么的,而且好像最近姚书记办公室的座机,拨打一些陌生区號的號码也比平时多了些。”

李毅飞批阅文件的手微微一顿,蘸水笔的笔尖在纸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墨点。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了陈晓一眼,语气平静却带著不容置疑的严肃:“做好自己的事,这些没根据的閒话,不要听,更不要传。”

陈晓心里一凛,连忙点头称是,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重新恢復了安静,只有空调发出轻微的送风声。

李毅飞放下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眼睛,揉了揉眉心。

姚达天书记,连他这个一把手,也被惊动了,按理说,姚书记作为阴铁市的掌舵人,位置相对稳固,不太应该为这种事情如此上心,甚至显得有些急切除非,对方拋出的诱饵足够诱人。

或者接触的层级和表现出来的背景,显得足够真实可靠,以至於让姚书记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李毅飞回想起这段时间观察到的种种异常,那些看似热闹、线索纷呈实则经不起推敲的信息,一个模糊却越来越清晰的预感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这潭水,恐怕比很多人想像的要深,也要浑得多。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机遇爭夺,背后可能隱藏著更复杂的东西。

李毅飞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无论外面如何风传,如何暗流涌动,他始终坚信一点: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才是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真相大白之前,任何的轻举妄动,不仅可能徒劳无功,更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甚至跌入陷阱。

重新坐直身体,拿起桌上的內部电话,拨通了市委政研室主任张涛的號码,语气恢復了平时的沉稳和清晰:“老张,还没休息吧?

关於那个基层治理的案例总结,我下午又看了看,觉得在『平战结合』机制转换的实际效果和数据支撑方面,还可以再深入挖掘一下,特別是具体转换的节点、效率提升的量化指標,这些最能说明问题。

明天上午九点,我们再开个小型研討会,你把具体负责撰写的那几个笔桿子都叫上,我们好好抠一抠细节,务必拿出一个经得起推敲的样板来。”

李毅飞选择用更加专注、更加深入的工作,来应对外界的纷扰和诱惑。

然而,在他沉稳从容的外表下,一丝警觉的弦已经悄然绷紧。

李毅飞隱隱感觉到,一张无形的网似乎正在悄然收紧,而目標,恐怕不仅仅是那些上躥下跳、心思活络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