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队交流赛的前一天,队里发了新的比赛服和球拍胶皮。屈正阳拿着新的狂飙3胶皮,心里有些激动——这是他入队以来第一次换胶皮,之前的那块己经被练得快没摩擦力了。
“我帮你粘胶皮吧,我粘得可平了。”樊振东自告奋勇,从抽屉里拿出胶水和滚胶棒,“粘胶皮有讲究,胶水不能涂太厚,得晾到不粘手才行,不然会起气泡。”
屈正阳站在旁边看着,只见樊振东先在底板上涂了一层薄薄的胶水,又在胶皮的海绵上涂了胶水,然后把它们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这胶水是有机胶水,粘出来的胶皮弹性好,打球更有劲儿。”樊振东解释道,“不过省队的人都用无机胶水,说更环保,但我觉得还是有机胶水好用。”
十几分钟后,胶水终于干了。樊振东小心翼翼地把胶皮对准底板,先固定住一端,然后用滚胶棒从中间向两边擀,动作熟练又精准。“搞定!”他把球拍递给屈正阳,“试试手感,看看合不合适。”
屈正阳握住球拍,试着做了几个正手攻球的动作,球拍仿佛和手融为一体,击球时的反馈格外清晰。他又做了个反手拨球,新胶皮的弹性很好,即使发力不大,球的速度也很快。“太合适了!谢谢你,东哥。”屈正阳的心里乐开了花,有了这把球拍,明天的比赛更有信心了。
下午的适应性训练,屈正阳拿着新球拍站在球台前,感觉浑身是劲儿。王教练安排了模拟比赛,他对阵队内排名第西的李想。一上来,屈正阳就用侧旋球发球,李想果然判断失误,连丢两分。接下来,他利用灵活的步法调动李想,正手攻球频频得分,很快以11-6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李想开始反击,用反手快拨频频打屈正阳的空档。屈正阳想起王教练的话,立刻改变战术,发球后主动抢攻,抓住李想的反手弱点猛打,最终以11-8再赢一局。第三局,李想己经没了斗志,屈正阳乘胜追击,以11-5拿下比赛。
“打得不错!”王教练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新球拍用得很顺手,发球和步法都发挥出来了。明天比赛别紧张,就按这个节奏打,肯定能赢。”
晚上的赛前准备会,王教练给每个队员分配了对手:“屈正阳,你对阵省队的张昊,他的反手是强项,但正手弱,步法慢,你就用步法调动他,打他的正手。樊振东,你对阵李哲,他的发球很转,你要注意接发球”
散会后,屈正阳回到宿舍,把张昊的资料翻来覆去地看,还在本子上画了战术图:发球发正手短球,接发球用快拨,进攻打正手大角,防守靠步法。樊振东凑过来看:“你这战术挺全面的,明天肯定能赢。对了,我妈给我寄了幸运符,分你一个。”
他接过那个红色的小符袋,心里暖暖的。躺在床上,他摸出妹妹的照片,在心里说:“晓萌,哥明天一定好好打,争取拿个好成绩,给你寄徽章回去。”
第二天早上,省队的人准时到了训练馆。张昊个子很高,穿着蓝色的运动服,手里拿着球拍,眼神里带着傲气。屈正阳站在球台前,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里的球拍——这是他第一次和省队的人比赛,也是他入队以来最重要的一场比赛。
比赛开始,张昊先发球,一个侧旋球发向屈正阳的反手位。屈正阳立刻滑步到位,用快拨把球打了回去。张昊没想到他的反手这么快,愣了一下,正手攻球出界,屈正阳拿下第一分。
接下来的比赛,屈正阳按照战术打,频频用步法调动张昊,打他的正手弱点。张昊虽然反手厉害,但跟不上屈正阳的节奏,频频失误。很快,屈正阳以11-7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张昊开始急了,用反手拧拉频频进攻,但屈正阳的步法太灵活,总能及时补位,还时不时打个回头球。最终,屈正阳以11-8再赢一局。
第三局,张昊己经没了斗志,屈正阳乘胜追击,以11-5拿下比赛。赢下比赛的瞬间,屈正阳激动地挥了挥球拍,樊振东在场边大喊:“打得好!”
王教练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战术执行得很到位,没给咱们八一队丢脸。晚上庆功宴,给你加个鸡腿。”
屈正阳握着球拍,看着上面的狂飙3胶皮,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比赛等着他,但他有信心,只要坚持训练,把形意拳的发力和乒乓球技术结合起来,总有一天能站在更高的领奖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