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彼可取而代之 > 二十七 差点就被做成三菜一汤的男人无所畏惧

二十七 差点就被做成三菜一汤的男人无所畏惧

荀彧是这么想的。

但是他左看右看,发现确实没看错,这个刘基的确就是十四岁,不是二十四岁。

因为他的父亲、前扬州牧刘繇病死,家里没有男子主事,只能由他自己提前加冠,得以主事。

而华歆进一步表示,刘基很有才能,能得人心,且有除掉孙策、为父报仇的想法,但是没有官职,没有正当名义,希望朝廷能给他封一个官职,让他得以统领刘繇馀部。

荀彧放下这份表奏,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感觉这个世界是越来越疯狂、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什么时候,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也要带兵打仗为父报仇了?

不过真要说起来,荀彧觉得这个事情也不是不能理解,因为江东那块儿的确很乱,那孙伯符当初也是没满二十岁就提前加冠了,现在又出来一个刘基,倒也说的过去。

只是给他封官

荀彧本能的就想要回绝掉,可刚一提起笔,忽然有了别样的想法。

孙策已经控制了吴郡和会稽郡,又在攻打丹阳郡,一旦丹阳郡被他拿下,整个江东也就剩下一个豫章郡还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如果曹操不能出手,谁还能阻止孙策占据江东呢?

但眼下,曹操哪里腾的出手来对付孙策?

光是袁术和吕布就让他十分头疼了。

可不管怎么说,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孙策做大,但凡有一丝可能,都要利用上,都要扶持起来,以最大的努力去延缓孙策占据江东的时间。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刘基虽然年龄小,但是豫章郡还有个华歆可以作为帮衬,两人一起努力,应该可以遏制孙策一段时间吧?

荀彧又捂住了眼睛,觉得自己还是想得太多了。

华歆是一个儒生,刘基是一个孺子,儒生加孺子,如何能对抗那如狼似虎般的孙伯符?

不过

有,总比没有好。

他翻阅了一下刘繇生前的资历和职位,想了想,决定给刘基封一个中郎将的职位让他来统兵,多少给他一个正当名义,给他一点微不足道的扶持,聊胜于无吧!

于是,一封关于加刘基为振武中郎将的诏令就完成了,且很快便安排人前往豫章郡传达诏令。

这时候,华歆才刚刚安排了向朝廷报告战事和战功的队伍出发。

刘基也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一个统领死鬼老爹旧部的正当名义。

他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战后新秩序的建设。

他已经从归来的滕耽口中得知华歆默许了他的行动,决定把鄱阳县、馀汗县和临汝县这三个县的重建工作交给他,那些被他缴获的战利品,包括土地和人口在内,也归他支配。

而华歆唯一的要求就是,此后,华歆不再为刘基提供任何钱粮层面的帮助。

刘基需要自给自足了。

得知这个消息,刘基哑然失笑,然后忍不住的向滕耽吐槽。

“华府君到底不是个恶人,但也不算个好人,说他可以共患难吧,这灾难刚一结束他就什么也不管了,说他不能共患难吧,他倒也愿意为我操持后勤,呵呵呵呵呵”

滕耽显然也很理解刘基的吐槽。

“华府君的确不是个恶人,他只是过于在乎他自己的处境,不愿为他人考量罢了,只要与他目标一致,他不介意与人同行,若与他目标不一致,就很难说了。”

“有道理啊,但我和华府君显然不会永远都是同路人。”

刘基笑着看向滕耽:“滕公,接下来会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德行浅薄,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很多事情都要依仗您多多帮助了。”

滕耽抿着嘴笑了笑,点了点头,躬身行礼。

“喏!”

既然得到了华歆的默许,刘基也就不再瞻前顾后。

一番大清洗行动之后,三县之地的大姓土豪们被他杀的七七八八,少数侥幸存活的也被杀的肝胆俱裂,缴纳大量罚款之后,也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所以,他就可以放心操作了。

在滕耽出使华歆的这段时间里,刘基好好儿的做了一番大统计,把自己目前掌握的重要资源数量好好儿的盘了一下,掌握了一些基本准确的数据。

比如三县人口。

战乱之后,刘基把幸存的各县编户人口和战俘加在一起清点人数,发现人数约九万。

还有一点,这九万人口里,青壮年男子的数量就有四万之多,剩下的多是青壮女子和未成年幼童,老者数量极少,不到一千人。

刘基猜测这种情况估计和之前那段时间的蝗灾以及豫章郡各地官府的横征暴敛有关系,本来这年头人均寿命就不高,天灾叠加人祸,也只有青壮年和家庭完整的幼童能活下来。

除了这九万的人口之外,刘基还统计出了另外一批人口。

大姓土豪家族中隐匿的人口。

这年头隐匿户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个小地主,家里要是没有几十上百个隐户,简直不好意思在地方上混。

刘基剿灭了三县四五十户大姓土豪家族,从他们的产业之中搜查出了五万一千馀隐匿人口,三县人口于是达到了十四万之多。

另外,还有他自己带来的六万部众,其中除了一万士兵之外,还有近五万的一般庶民,算在三县人口之中,则刘基掌控的总人口数量达到了二十万。

三县之中原本就存在的户籍土地和官府掌控用地,叠加剿灭的数十户土豪家中的全部产业,刘基手中掌握的立即可用农耕用地也达六十二万亩之多。

大片大片的良田连在一起,若能妥善规划集中生产,不需要多长时间,必然成为丰足富庶的大粮仓。

刘基整顿计划的第一步就是把人口按照户数重新整编,然后记录入策,他的要求就是让每一个青壮适龄男子都有家室。

原先就有家室的男子直接记录入策。

原先没有家室的男子则用行政手段强行拉郎配,快速安排没有丈夫的女子进行编户,以全体男子为内核,最终编出了六七千多户编户民。

根据这个数字来算,每户平均能够分到的土地数量还不到十亩,虽然因为战乱的原因,新编户户均人口数还不到三人,但是这样来算,还是紧巴巴。

东汉时期江南之地的稻米亩产量约为六石,就算接下来的年份都风调雨顺,六十二万亩稻田每年也就能收获三百七十二万石的稻米。

一个成年男子每年需要约二十一石粮食才能维持生存和劳动,女子和孩童需要的稍微少一点,但也不会少太多,所有土地的粮食产出差不多正好能复盖这二十万人口的生存劳动所需。

这还是全部成年男子都参加农业生产的理想粮食产量。

可刘基至少还需要养着一万脱产士兵,他甚至还想再扩军一些,这样一来不能参加农业生产的男子数量就大大增加了,粮食总产量必然减少。

也就是这场战争让他缴获了足够的粮食,还能勉强维持目前的局面,否则他这刚刚掌握一个根据地,就要花大量的钱财买粮食来养人了。

不过这对于他的扩军计划则有很大的影响,他必须要暂时搁置扩军计划,全力恢复生产。

这让刘基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个年代农业生产力的落后。

江南这么好的水热条件,稻米亩产量也就相当于现代的三百六十斤,难怪上层社会只要稍微奢侈一点,底层就要开始出现饥荒了。

但不管怎么说,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掌握这么多人口这么多土地,这开局条件已经算不错的了,总比在开封人市当商品要好。

有了上一世的地狱经历,刘基的心态变得非常好,抗压能力堪称人类顶级,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都觉得问题不大,可以操作,一点不慌。

开玩笑!

老子可是差点就被做成三菜一汤的男人!

谁敢和我比惨?

我无所畏惧!

泰山崩于前,我还要嘲讽它为何不是火山!

整理了一下情绪,刘基立刻开始安排农庄的规划和建设。

他准备按照大约一万户一个农庄的编制规则,把所有掌握的人口编制为七个大型生产农庄,每个农庄都会有相映射的边界围墙建设,彼此之间有成熟的道路相连接。

除此之外,这些农庄还会和所属县的县城有道路相连接,确保县城和农庄之间的交通通畅,便于农业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以县城为内核展开商业贸易,促进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说干就干。

刘基一个人办不成那么多事情,于是就召集所有文职官吏和军队里的东莱子弟兵集团、豫章起兵旧部集团等内核人员一起开了一场大会,给他们分配任务。

虽然不是打仗任务,但是生产任务一样重要,全都给我提起精神来努力办事,办好了,人人有赏!

刘基并不怀疑他们做不好这些事情。

因为就那么短短的一段时间和一次平叛战争过后,他已经从这群人里发现了不少值得培养的有潜力的人才。

那三百多个因为出身东莱郡而被他提拔为军官的人里面,就刘基上一世多年积累的经验来判断,已经有三十多个人被他列入重点培养对象的名单之中。

其中,最优秀的就是那个曾经的大头兵吴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