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八百二十五章 卢阁老的邀请

第八百二十五章 卢阁老的邀请

养心殿,  东暖阁内,  君臣一道相商,气氛颇有些紧张,保宁侯歪着脸,狐疑的看向洛云侯,怎么像换了一个人似得,大军南行,计划好的岂能随意更改,  十几万人马,人吃马嚼,每日消耗巨大,可都是花着内务府的银子,这钱,还是抄家得来的,也不知还能撑到什么时候,这些拍马屁的话,你也能说出口,  “敢问洛云侯,陛下刚刚所问,应该如何应对?”  算是提个醒,  张瑾瑜撇了这个老狐狸一眼,就你话多,当然是打一场了,要不然,留着吃干饭吗,  “回陛下,林山郡那边,遇上太平教的人马,那就打,打不过就撤,汝南城也是一样,守住就成,臣怕太平教虚晃一枪,主力东进,万一守不住,那就麻烦了,”  这样说辞,  让武皇面色一紧,汝南城乃是要道口,承接东西南北要冲,要是丢了,江南,  “如何救?”  “陛下宽心,就算是太平教转移主力,那北面兵马就不多,朝廷大军可在背后收拾他们,至于汝南城,三万兵马也能守上半个月,如果守不住,朝廷应该立刻动员江南大营,布防运河东岸,守住门户唐郡,使其不敢进犯江南,而魏城守,可率军突围北上,进入西河郡石洲,阳平一带,步步坚守,等待援军。”  张瑾瑜也不慌乱,两军交战,不能在乎一地一城得失,全局布阵,歼灭敌人主力兵马,那剩下的,自然是信手捏来,可这番说辞,让武皇和保宁侯同时皱了眉头,办法是好办法,可是不妥,眼下又拿不出好主意,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  “保宁侯,禁军和京营的军械粮草可备齐了?”  “回陛下,还需要一周的时间,需要从兵械库,还有户部协商,这些都需要时间,”  保宁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军械好办,粮草和军饷都是户部管辖,如今户部也在查账,短时间交接不完,武皇闻言,神色有些愠怒,  “你把军械补齐,粮草和饷银,先用内务府的账,真要出兵,洛云侯,可要准备好。”  二人闻言,同时起身拜道;  “是,陛下,臣领命。”  “保宁侯你先回去,把京营用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先清点一遍,去吧。”  眼看着吩咐完,武皇摆了摆手,出兵动用京营士兵,自然是要先紧着京营先用,想要彻查一番,时间紧迫,也不留保宁侯了,  “是,陛下,臣这就去,”  康贵臣跪地再拜,磕头之后,转身离去,临走的时候,给洛云侯使了个眼色,  张瑾瑜也知道,帝后二人都在此,定然有着事详谈,多留不易,也要告辞离去,  “陛下,臣也告退了,明日里抽空,去京营巡视一番,”  想随着保宁侯一同出去,谁知,刚迈了一步的时候,武皇开口就把人留下,  “等下,洛云侯先不走,”  张瑾瑜愣是把迈出的那一步收了回来,随之,保宁侯的身影,就不见了踪迹,  “陛下还有何事要问?”  张瑾瑜也没弄明白,不让走是何原因,毕竟现在京营准备工作不齐,想出兵还需要等七日之后,  “你小子,那么着急做什么,算下来,恩科过后,你也休息两日,也该解解乏了,朕问你,听说朕的两位皇妹,明日里回京城,各自在府上宴请了不少人,可有给你发过请柬?”  武皇缓缓落座,伸手安抚江皇后的玉手,面色微笑,帝后二人相互对视一眼,显然略有深意,  可张瑾瑜心中一紧,怎么回事,难不成自己,密会两位公主的事,被皇上知道了,偷偷瞧了一眼帝后,却没发现异样,稳住心神,回道;  “启禀陛下,臣还真的接到两位公主给的请柬,可是臣都没答应,都是晌午的时候宴请,臣一个人如何过去,再者贾家那边还有丧事,臣之内妻林黛玉,也算是半个贾家人,臣怎么也要去一趟祭奠,另外臣心系京营,即使明日不去,后日也定要去巡视一番,亦或者今日也可!”  张瑾瑜奔着实话,说了一番,至于公主府,不是可以轻易上门的,是非之地,还不如在青楼一见,  “说的也是,贾家,也罢,你去的时候可带兵为其做势,也算朕感念贾家先祖有功,京营那边合该去一趟,对了,还有一事,朕听闻京城要举办诗词大会,还有什么花魁选举,你可知道这些?”  “臣知道,并且臣已经接到请柬,说是大武六大书院,借着恩科盛世,备下诗词比斗,另外那个花魁选举,不过是助助兴,臣就自觉收下了,要是出了好的诗文,定然留下宣告世人,以此鼓励大武文风之盛,”<

,大街小巷,酒肆茶馆,说的不定哪个人就是暗探之类的,以后还需要小心些,  对,保宁侯人呢,  抬眼四下望去,连一个轿子也没看到,保宁侯跑的倒是快,也不知禁军,和京营那里,军械粮草补给,短时间能不能补齐,张瑾瑜还真不相信,大武现在的将军,就算不喝兵血,也会在其他地方下手,军械补给这一块,和内务府兵器坊的人一同作假,这肉有多肥,  如果不喝兵血,不作假,还倒贴银子的,那就是和四王还有自己一般,心中有异啊,啧啧!  还是等上几日,由着保宁侯糊弄几天,把窟窿补上再说。  “侯爷,咱们去哪?”  宁边把马牵了过来之后问道,  张瑾瑜接过缰绳,一个翻身,上了马匹,瞧了下四周,忽然觉得腹中有些饥饿,这也没有几个地可去,本想着去荣国府瞧瞧,但是宁国府办的丧事正热闹,人多眼杂,也不是个事,另外就是宝玉未中举一事,多有些尴尬,等几日再说,  又想起明日两位公主的请柬,脑门子疼,可一想到每年送上那么多银子和粮草,就是这些面子,也不能不去,要不然先提前去送个礼,  胡思乱想之际,不远处,来了一辆马车,身后跟着不少小厮和护卫,掠过身边的时候,忽然停下,  从里面传来一句苍老的声音,  “侯爷,可否赏脸一叙?”  乍一听声音感觉有些熟悉,回头一看马车,通体成灰色,上面刻着云纹,但是并无多彩之处,这不是吏部尚书卢文山的车架吗,  “可是卢阁老当下!”  “哈哈,当不得侯爷称之为阁老,老夫偶然路过此地,寻见侯爷无事,倒是临时想请侯爷,去街口酒楼一叙,可否?”  马车内的卢文山,哈哈一笑,右手轻抚胡须,满脸笑意,左手则是撩开帘子,瞧见洛云侯骑在马上,客气的话语,让张瑾瑜浑身不自在,心底有些警觉,那么巧,来的时候就碰到,怕不是等待多时了,  “既然阁老相邀,小子怎敢不奉陪,请。”  “侯爷爽快,请。”  二人相互答应,卢文山就把车帘放下,脸色恢复如常,这哪里是凑巧,而是昨夜卢文山值守内阁,  早上,出宫的时候,恰巧瞧见洛云侯和保宁侯进了宫里,心底猜测,应该是南边出了事,不过兵事上,他倒不关心,所关心的乃是江南地界,皆因昨夜,从江南来的一封信,这封信不是别人写的,而是江南布政使庄守治亲笔信。  原由就是司设监的杨公公南下之后,接管苏州织造局,和景存亮联手,改田为桑势必要推行下去,所以庄守治就避其锋芒,让出了至关重要的淳阳县令的位子,  联想到苏州那边,吴中几个县的县令空缺的位子,想要补录县令,这人选,就要好好的仔细观察了,想了许久,闲散的京官都有牵扯,自己的那些学生,不宜下场参合进去,反倒是今岁恩科的双案首,正好是正七品,品级够了,官位也就能做,恰好,此时淳阳还有吴中几个县,县令空缺,南子显和洛云侯,新收的门生,不是也要有个好去处,博个彩头,  所以,这才有了今日这一趟,南子显那个老狐狸,只要吏部下了公文,他自然会意,只是洛云侯年轻气盛,多数还是要叙说一番的。  让车夫快一些,走在前面带路,  张瑾瑜则是骑着马,跟在后面,满心的猜疑,今日里,怎么一个两个,都来寻自己,有些不同寻常,心底起了疑心,人也就不多话,  前面的酒楼也不远,过了街口,一拐弯便是,并不是什么高雅之地,此处酒楼,颇有些破败之感,二层的阁楼,显得极为陈旧,挂着的招牌,都已经破破烂烂的样子,上面写了三个,挂在上面,  “三山居。”!  这倒是挺有意思的,三山居,指的是哪里的三山,居又如何定义,迈步上了台阶,只听吱呀一声,有些颤颤巍巍,  原来门口的台阶,都是用木板反复铺上,原来的门槛早就不见了踪迹,看样子,有些年头了,  入了内,占地倒是挺大,关键是人真多,三五成群,两个结伙,围一张桌子,吃了起来。  能选在这个地方,张瑾瑜还真没想到。  堂内,店小二正在上个菜,  瞧见贵人来了,急忙迎了上去,刚到了近前,一抬头,就寻见,那位大官人来了,低头哈腰陪着话,  “卢老爷,您来了,还是照旧?”  “嗯,二楼靠窗的位子,菜品依旧,再给多上三个肉菜,来一壶好酒。”  卢文山显然不是第一次来此,熟门熟路不说,好像也预定了位子,  “好嘞

,老爷您慢些,上座。”  一声高喝,就赶紧回后堂,和掌柜的诉说,  就在张瑾瑜四下打量的时候,卢文山已经带着老仆,上了楼梯,张瑾瑜在下面也没看不出什么名堂,什么三山居,山在何处,跟在后面,问了一句,  “敢问阁老,此处的招牌。写的是三山居,小子四下瞧了瞧,屋内摆设,都和寻常酒肆一般摸样,别说什么山了,就算是连个土石也没看到啊。”  “哈哈,侯爷说笑了,所谓的三山居,并不是只外面的山石,山石岂可做饭做菜,做出来也没人吃不是,到了,侯爷请。”  卢文山上了二层阁楼,这里人数少了许多,达官显贵不是没有,多数是京城的商贾大户人家在此,桌椅隔间也大,所坐的位子,就在东首靠窗的位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