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西强首战的艰难博弈
上海体育馆的中央赛场座无虚席,红色横幅从看台顶端垂落,“马龙加油”的喊声震耳欲聋。屈正阳站在球台前,手指摩挲着球拍柄——这上面还留着去年集训时,马龙帮他缠吸汗带的纹路。他抬眼看向对面,马龙正从容热身,球拍在指尖转得飞快,那频率和当时教他发球时一模一样,屈正阳忍不住笑了:“果然还是老样子。”
马龙也看到了他,隔着球台点头笑了笑,口型比了个“加油”——不是对手间的客套,是老熟人的默契。张教练走过来拍他后背:“你俩集训时磨了几十场,他的正手快带你还没防够?别想太多,就当是又一次加练。”
“比赛开始!”裁判抛币,马龙选了发球权。他抬手抛球,侧旋短球首奔屈正阳反手——旋转比集训时强了5转/秒,却还是熟悉的轨迹。屈正阳按集训时马龙教的“上步要快但别慌”,用游身步抢上,想搓回反手短区。
可马龙突然侧身,正手快带如闪电,球速175k/h,比集训时快了5k/h,擦着球台边缘落地。!”屈正阳心里一凛,却没慌——他想起去年集训,马龙总说“赛场比训练快10,得留预判余量”。
观众席上响起零星掌声,屈正阳朝马龙咧嘴笑了笑,马龙也挑了挑眉,像在说“有点东西”
接下来的几分,两人打得像极了去年的集训对练:马龙的正手快带精准如导弹,反手快撕衔接流畅;屈正阳的八卦步法灵活,太极卸力化解猛攻,比分咬到5-5。打到7-6时,屈正阳的右膝突然刺痛——旧伤负荷升至85,脚步慢了半拍。
马龙立刻抓住机会,反手快撕得分。!”屈正阳扶着球台喘了口气,脑子里突然闪过集训时的画面:当时他膝盖疼得站不稳,马龙找队医给他做康复,还说“疼就别硬跨步,用松沉劲转腰救球”。
他悄悄开启系统,【消耗40点经验值开启“应急体能恢复”】。淡蓝色能量流缓解疼痛后,他按马龙教的“松沉转腰”调整:第九球,马龙打正手大角,他不再跨步,而是腰腹一拧,转掌步法轻旋半圈,刚好到位,正手进攻得分。“7-8!”
马龙挑了挑眉,显然没想到他会用这招——这可是自己去年教的“省力小技巧”。
马龙很快变招,用台内小球控制——这是集训时屈正阳的弱项,当时总被马龙调侃“你这小球得练,不然我一搓你就慌”。连续丢两分后,“10-7!”马龙拿到赛点。
屈正阳却没慌,反而想起集训时的关键分对练:马龙总爱用“慢发球诱上步”的假动作。果然,马龙发球时故意放慢节奏,屈正阳心里暗笑“又来这招”,没贸然上步,而是搓球回中路——这是去年破解这招的办法。马龙想侧身快带,球却因为旋转太强出界了。“8-10!”
接下来的两分,屈正阳凭着对老熟人的了解连追两分,“10-10!”观众席上第一次响起整齐的“屈正阳加油”,连体育总局的领导都笑着点头。
关键分11-10,屈正阳发球。他用了形意“钻拳”劲——这是集训时马龙说“对付我反手短区,得用这种上旋球”的建议,球首奔马龙反手。马龙上步挑打,屈正阳早有准备,反手快撕得分。“11-10!”第一局赢了!
比赛结束的瞬间,屈正阳挥了挥球拍,汗水滴在球台上。马龙第一时间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可以啊,你这国术乒乓,比去年集训时强太多了,尤其是那松沉转腰,没白教你。”
“还不是您当时教得好。”屈正阳接过水,张教练跑过来:“打得好!但别掉以轻心,他肯定会调整——你们集训时他输了第一局,第二局总爱用反手快撕压制。”
屈正阳点点头,摸了摸膝盖——按马龙教的方法贴了膏药,疼痛感轻了不少。他看向对面的马龙,对方正和教练复盘,偶尔朝他看过来,眼神里满是“下局好好打”的期待。
他握紧球拍,心里没有了丝毫紧张——这不是和“传奇”的较量,是和老熟人的精彩博弈。接下来的比赛,他要把集训时学的、练的,都打出来,不管输赢,都要让这场对决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