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彼可取而代之 > 十七 造反啦!

十七 造反啦!

华歆没有在军营里逗留太久,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于是很快告辞,并且表示虽然筹措粮草难度不小,但他也会竭尽全力为刘基筹措粮草,让刘基放心。

但是让刘基没想到的是,他所期待的舞台,很快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要说这贪官污吏,在任何时代都不是稀罕事儿,在东汉末年的类人群猩闪耀时更是如此,那是遍地豺狼虎豹,处处敲骨吸髓,随随便便一个县令就敢把当地的税收收到几十年之后,把人们当小日子整。

可众所周知,神州大地上的人们从来也不是坐以待毙的小白兔,真给整的没活路可走,那就揭竿而起。

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矣!

事情最初发生在南昌县东边一百四十里的馀汗县。

在现代,这个县的县域属于鄱阳湖水域,不过在东汉末年,鄱阳湖还不是鄱阳湖,水体还未南移,所以这片土地还是正儿八经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

因为肥沃的土地和暖湿的气候非常适合发展农业,所以这个县比较富裕,人口也多,达四万人左右,是豫章郡比较重要的财赋重地。

因此,刘繇率军败退到豫章郡之后,馀汗县就成为给刘繇提供粮食、人力的重要县域之一。

当然不是全部。

全郡二十一县每个县都有摊派任务,照理来说压力不会很大。

可问题在于,很多事情都不会按着道理来进行。

首先,黄巾之乱以后,随着东汉中央统治力逐渐瓦解,很多县域都依靠本地大姓民帅组成【宗部】以自守,一边防备山野贼匪,一边防备官方侵夺。

豫章郡内,庐陵县、海昏县和鄱阳县就比较典型。

这三个县都有县中大姓出身的民帅设立宗部,统领三四千户、五六千户民家自守,官府没有长吏,全靠地方自治,不听郡府号令。

刘繇、华歆曾接连安排官吏前往任职,都被本地人阻拦,不允许他们进入县域。

他们仅仅只是把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布匹当作赋税运送到南昌,给郡府一笔财物算作双方不撕破脸皮的诚意,其他方面根本不管不顾,恍若国中之国。

除了这三个特别刚的县之外,豫章郡南部很多县域也处在半自治的状态,县中官吏说话不怎么好使。

仅仅只有南昌县、临汝县、馀汗县、柴桑县等东部、西北部少数几个县域的官府还算是有点权限,说话还算好使。

于是不管是刘繇还是华歆,他们需要粮食来填补军队所需的时候,往往只能对这少数几个官府说话算数的县使上劲儿。

于是乎,本该是平分给二十一个县的任务,实际上就等于只有七八个县能够执行下去。

所以这七八个县本身就有很大的压力,再叠加贪官污吏的影响,这个压力直接就突破了县民所能承受的最高上限了。

早期,刘繇要求每个县提供的额外摊派的数额在众县令、县长那边过了一遍手以后,直接猛涨。

最良心的一个县也是长了五成,最不要脸的县直接翻了三倍。

于是乎,这七八个县的县民就遭殃了。

本来交完赋税之后各家各户就没剩下几个子儿,现在还要额外摊派一笔,这完全就是雪上加霜,不给人留活路,属实是过分。

但是事情到这个地步,其实还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大家忍一忍也不是不行,可谁曾想去年秋季丰收的时候这一块闹起了小规模虫灾,各县粮食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这下可好,这笔摊派就要命了。

各县官员才不管灾情不灾情的,反正赋税和摊派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于是各县编户自耕农们随之开始大量破产,各县都开始出现大量流民四处流窜。

到此为止,情况依然没有真正失控,各县流民尚且处在分散流窜的阶段。

今年开春,刘繇病重,华歆上任之后综合考虑各县情况,便停掉了这笔额外摊派,待刘繇去世,直接宣布罢黜这笔摊派,算是给这场灾难的蕴酿狠狠踩了一脚急刹车。

可谁曾想刘基异军突起,短短几日之后就说服华歆又把这笔摊派给续上了,华歆派人再往各县去征收这笔额外的摊派,结果一看之下傻了眼。

各县被之前那笔摊派闹的是一片狼借一塌糊涂,官府和本地土豪在摊派事件中里应外合把本县编户自耕农整的家破人亡。

他们倒是吃得饱饱的,肥的流油,各县编户民是彻底没有油水可榨了,再榨下去,真就要出事儿了。

华歆也是一个成熟官僚,一下子就明白各县官员与本地土豪之间的猫腻,很生气,于是下令各县县官不得继续向编户民摊派赋税,而要向县中有产业的土豪们摊派赋税。

他会安排专人前往监督,就问那些土豪要钱,土豪们不给,直接以官府强制力征收,要是各县县官做不到,那就直接让官吏们自己募捐出足够的军费给到华歆!

不打土豪,就打你们自己!

这下县官们可不干了,要他们自己出钱比要他们的命还难,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他们也只能把之前联手捞钱的“盟友们”给出卖了。

那些地方宗部实力比较强大的县域里,县官说不上话,但是在这些统治力比较强的县域里,县官的话,那就是王法。

说啥就是啥!

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各县县官们开始上门找土豪们讨要好处,给也是给,不给也是给,区别在于一个比较柔和,另一个就不太友好了。

他们召集县中的武装人员提着明晃晃的刀子进行“武装问好”,吓得土豪们战战兢兢,为了活命,不得不吐出一些东西来满足他们的胃口,顺便应付一下华歆的差事。

刘基的军队的第二批、第三批口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各县县官们是两头吃,吃完编户民吃土豪,最爽的就是他们,而最不满的就是土豪们。

捞钱的时候大家关系亲密,结果一朝变天,官府直接翻脸不认人,国粹技能掌握的炉火纯青,昨日还推杯换盏称兄道弟,今日就是背后插刀的塑料友情了。

更要命的是县官们还把那些对付编户民的手段也用到了土豪们身上,给华歆一份,他们自己要拿两份,等于同一笔摊派直接征收了三倍。

一些家底子不够厚实的土豪不到半个月就被整的家破人亡了。

有些县官还特别心黑,专门逮着一些家底子厚实但没有权势的土豪人家猛薅羊毛,薅的人家光秃秃,自己吃得满嘴流油。

如此一来,从三月中下旬到五月中上旬,不到两个月的光景,七八个县的不少土豪就倒了血霉,死伤那叫一个惨重。

其中最惨的就是馀汗县。

因为馀汗县人口多,农户多,地主土豪也多,所以县官们就吃得特别爽。

县令王虚和县丞杜钺都是外地人,对本地人毫无怜悯,联手一顿猛捞,把土豪们捞的要死要活。

土豪们可没有一般编户民那么好欺负,眼看着官府翻脸不认人,他们也不愿坐以待毙,十几家身处危机之中的土豪自觉早晚家破人亡,不如跟官府鱼死网破拼到底。

杀进馀汗县城!

杀进南昌县城!

把狗县令狗郡守一起杀掉!

建安二年五月十四日,馀汗县一十三家土豪以张氏家主张超为主,以白氏家主白轩为副,合十三家之力举兵三千人,掀起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叛军事行动。

起事之后,张超自封车骑将军,白轩自封左将军,举起反旗。

他们率领部下直接冲入没有防备的馀汗县城,轻松攻破了县府,把县令、县丞、县尉在内的一系列官吏杀了个一干二净。

然后直接裹挟县中破产土豪、破产农民和一众好事者,聚拢部众达两万之多,继而兵分两路。

一路向鄱阳县进攻,一路向临汝县进攻,准备攻破这两个县,获得更多部众,然后一起向南昌县进军。

他们很有联合意识,知道凭借他们这一个县的力量不足以成事,于是决定多拉几个帮手一起,反正这段时间被县官坑害的不止他们一个县。

五月二十日,张超率军抵达了鄱阳县。

鄱阳县宗部势力强大,官府说不上话,所以没怎么被折腾,但是宗部的宗帅们一看有好处可以捞,立刻就动心了。

反正他们一直都非常敌视东汉官府,现在有人要干掉那帮狗官,这帮宗帅说什么都要帮帮场子,于是纷纷掀起反旗添加了叛军。

到五月二十二日,张超已经聚集了三万多人为部众,声势大振,开始向鄡阳县进军。

五月二十三日,白轩率军抵达了临汝县,临汝县随之大乱。

临汝县没有强大的宗部势力,官府权重,县令李骁倒是有点胆量,率军抵抗,交战一阵之后,李骁被城中叛民袭击而死,县城告破,然后就是疯狂的屠戮和抢掠。

到五月二十五日,白轩这边也裹挟了大量流民难民,又号召大量土豪一起添加,聚集了三万多部众,随即北上,兵锋直指南昌县。

他们所过之处,又裹挟了所能见到的全部流民,声势进一步扩大,渐有不可遏制的势头。

华歆方面得知馀汗县发生叛乱的消息是五月十八日傍晚。

得知以后,华歆大惊失色,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等稍稍冷静下来之后,立刻派人去城外军营邀请刘基前来商谈。

待刘基赶到,华歆便把馀汗县发生叛乱的事情告诉了刘基,并且把自己分析的原因和此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全都分享给了刘基,听的刘基是十分郁闷。

“贪官污吏胡作非为、翻倍摊派的事情已经不是新鲜事,府君为何没有尽早察觉?但凡他们有一点机会,定会拼命给自己谋取利益,能谋取一份算一份,至于庶民是否会被逼到绝路上,他们才不在乎。”

华歆也不在乎这个,而是立刻施展了甩锅大法。

“敬舆,你看啊,此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供养你这支军队才发生的,当然这和你没有太大的关系,自使君抵达以来就一直这样做,才至于此。

可现在不管怎么说,这支军队是你在统领,也是听你的号令,粮食也是你来处置,现在出现叛乱,我又不会领兵征战,此事能否委托给你去解决?

你放心,我虽然不通军旅之事,但是安排民夫给军队运送粮秣这件事情我也不是第一次做过,之前做的都很好,还为此得到过朝廷夸赞,可保大军粮食充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